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名师 >> 乐器制作名师 >> 古琴制作名师-王鹏

古琴制作名师-王鹏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09/12/4 9:30:25   点击:41162次

 

A
  凤凰山下的大街小巷、陌上河畔,是王鹏人生的背景。那里,留下了他少年时代的足迹。而今,作为享誉中外的古琴制作专家,他的回眸更让故人备感亲切……

  1966年,王鹏出生于凤城市。或许,秉承了父亲身为飞机制造工程师的天资,王鹏少年聪慧,不论在凤城二中,还是凤城一中,他都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尤其是他心灵手巧,在读高二时,就自制了一把吉他,在同学中一时传为佳话。

  1990年,王鹏从沈阳音乐学院乐器工艺系古琴制作专业毕业。当时,这个专业在全国仅仅招过两个学生。毕业后,作为特殊人才,王鹏被分配到了北京民族乐器厂工作。当他兴高采烈地来到北京时,发现乐器厂凋敝的状况完全超乎他的想象。而和他一同调到北京的妻子,这时也傻了眼。没有房子住,王鹏的办公桌白天是他们干活、吃饭的地方;晚上睡觉时,把上面的刨花、板头清理到一边,铺上褥子就是床。不仅如此,王鹏每个月仅有70元的工资,一家3口,生活都成了问题。更让王鹏没法接受的是,从进厂子那天开始,他不仅没有制作一张古琴,连古琴的影子都没有见过。

     穷则思变。那时,厂里有很多扔掉的木头,别人捡去烧火了。王鹏和妻子把木头捡回来,做成了一些木雕、发卡等。书市有个朋友很支持他们,于是,王鹏就在那里开辟了一小块“阵地”——一尺见方的一块小木板,把发卡别在上面出售。那是他最开始赚到的“外快”。

     生活难以维持,又不能做自己喜欢的古琴,两年后,无奈的王鹏“下海了”,专心致志地做木制饰品和木雕。几年过去后,王鹏的生意经营得异常红火,买车、置房,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 

  2000年深冬的一天清晨,正在睡觉的王鹏突然听到了一阵敲门声。打开门,站在他面前的竟然是自己的大学老师赵广运——中国著名乐器制作大师。看见王鹏后,老师拿出了一把虎钳,那是他最新研制的古琴制作必备工具。恩师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他重拾荒废近10年的专业。

  老师走后的那个晚上,王鹏一夜没有睡好。老师的厚望和自己曾有的梦想交织在一起:以前没有条件,没有资金去做古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而眼下,自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就算古琴暂时没有市场,而自己挣的钱,也能撑一阵了!

  第二天,王鹏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当然不同意。可是筹备制作古琴的事,王鹏可一点没有耽搁。看王鹏放弃原来的生意,一门心思地准备古琴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妻子怎么也想不通,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为什么非要一条道走到黑做古琴呢!家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几天后,一封意外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信,让王鹏和妻子暂时得到了解脱——妻子通过了留学申请,将去英国进修半年。送走了妻子,王鹏就叮叮当当地干了起来。在灰胎的制作过程中,身体对生漆的过敏反应很严重。那时,王鹏浑身奇痒,眼睛肿得只剩下一条缝了。即便这样,王鹏还是舍不得休息,一遍又一遍地刮着灰胎。这一刮就是20多遍。半年的辛苦劳作,起早贪黑,王鹏的第一张古琴终于做出来了。         

B
  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第一张古琴,王鹏去拜访了一位古琴大师。大师说:“这不叫琴。琴得对称,你这个不对称,这么花,这怎么叫琴呢。”虽说大师的批评不近人情,可他的意见仍让王鹏如获至宝。按照大师的意见,王鹏把这张古琴进行了几番修改后,终于得到了大师的认可。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王鹏又信心十足地拜见了行内的另外一位古琴高人,希望得到指点。谁知,这位大师随手一弹后,说这声音哪里是古琴,分明就是一把筝! 

  自己精心制作的古琴,两位大师一个说好,一个说不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了弄清原因,王鹏又去拜访了数位琴界大师,终于明白了这是学术上的派别问题。而如何能同时融合文人派和学院派的特点,自成体系,王鹏又查阅了大量古琴典籍,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后来,他索性就按照自己的审美去做……

  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王鹏制作的古琴终于同时获得了两派专家的认可,前来求琴的人络绎不绝。王鹏更加沉迷于古琴制作。也是天道酬勤,王鹏的技艺出神入化,成为了国内赫赫有名的斫琴大师,甚至连从不换琴的古琴大师吴钊,也相中了他的琴。不仅文人派大师喜欢,著名演奏家龚一、赵家珍也收藏他的古琴。

  王鹏不仅制琴技艺不俗,他还对乐器修复很有研究。200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去香港举办文物乐器展览。展出之前,音乐研究所有关负责人找到王鹏,要求其对许多损坏的乐器文物进行修复。在修复中,他还有幸见到了发明“蕉叶琴”的明代祝公望制作的蕉叶琴。近年来,王鹏还亲手修复了唐代的“九霄环佩”、宋代的“龙吟虎啸”,以及赵孟兆页和李清照等人用过的百余张历史名琴。

  2004年,著名古琴演奏家陈雷激应邀赴法国演出。临行前两天,他把原本打算演奏用的养和琴交给了王鹏。陈雷激和王鹏没有什么交往,之所以能放心地把琴交给王鹏,是因为他早就知道他是个大把式了。半年后,陈雷激再次弹到自己心爱的古琴,兴奋得两手发抖。修复养和琴,让王鹏和陈雷激成了志同道合的铁杆琴友。后来,为了普及古琴文化,陈雷激决定开设琴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鹏。

  驰骋在斫琴世界里,王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思维异常活跃而且跳跃性极大的人。对古琴制作的把握,从材料处理、结构和式样的创新,他都有独到的见解。他一直在筹划他的百琴展——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琴式样一共有51种,他准备把它们还原;同时,再创造四十多种新式样。

  如今,身为高级古琴制作师、中国乐器制作协会常务理事的王鹏,已是在中外古琴界都享有极高声誉的古琴制作专家。他的古琴作为中国古琴的经典和国粹,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厅演奏。 

    C
  王鹏既能制作古琴,又通晓弹奏,用他的话说就是“比不会弹古琴的制作师有优势”。通过弹奏,可辨别所制古琴的声音好坏,并对手感是否舒适、弦的高度抗指与否、音色是否理想等诸多方面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笑傲江湖》剧组等众多的晚会和影视剧组所用的古琴都出自王鹏之手。在电影《赤壁》里,周瑜和诸葛亮所用的琴也是他制作的。 

  说起王鹏的古琴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王鹏说,那是一个非常巧合的机会。开幕式导演组定下开幕式要有古琴演奏,今年春节过后,选定由陈雷激演奏古琴。定的是用唐朝的千年古琴,但是唐朝的千年古琴只在中央音乐学院里有,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借到。

  今年5月,王鹏的钧天琴坊来了两位意外的拜访者——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的工作人员。两人希望能在王鹏的琴坊挑选一张音质上乘的古琴。在十多张古琴中,两人几经斟酌,最终选中了这张太古遗音师旷式古琴。王鹏说,制作这张古琴用了他两年的时间。如果奥运会后兴建奥运会博物馆,他会把这张琴捐出去,留作永久收藏。 

  王鹏说,其实在奥运开幕式表演前,开幕式的工作人员已将陈雷激演奏的琴声录制了下来。现场表演时,陈雷激拿着这把师旷式古琴表演,不过播放出来的都是事先录制好的琴音。王鹏说,其实算起来,应该一共有3张琴在表演——一张陈雷激在现场表演,而陈雷激在录制琴音的时候,还用了他制作的另两张古琴,一张玉琮式和一张养和式的。开幕式演绎出来的效果,就是这3张琴的共同结晶。就这样,王鹏和他制作的另两张古琴成了“幕后英雄”。 

  说起陈雷激的表演方式,王鹏说,开始时他提议了两种表演方式,一种是席地而坐,一种是坐在椅子上。最后,开幕式导演组选择了陈雷激坐在地上表演。因为,这种方式更接近于表演古琴的历史原貌。王鹏介绍,最初表演古琴就是席地而坐,后来琴床慢慢不断升高,琴师才开始坐在了椅子上表演。开幕式选择琴师席地而坐的方式是为了让观众有种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感觉。 

  对于古琴能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3分钟的表演,王鹏并不感到意外,他说:“古琴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在传统音乐中最能体现中国元素。”而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古琴能够登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举世瞩目的舞台,王鹏感到非常激动:“心情挺复杂的,说实话,挺骄傲的,就像自己的孩子得到大家的表扬一样,有种高山流水遇到知音的感觉。更主要的是,古琴的演奏让全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文明。”

  近年来,随着喜欢古琴的人越来越多,王鹏有一个愿望:将来能够开办一所古琴制作学校,使来这里学习的人们能够感受传统制琴的过程和方法,领悟古琴制作的文化内涵。日前,王鹏回到了家乡。8月20日下午,在丹东某茶楼,记者采访了他。王鹏说,身为丹东人,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能够多多了解古琴,他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将古琴的知识传授给家乡人。 


(本文标题:古琴制作名师-王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