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教学 >> 教学文章 >> 古琴调式弦式

古琴调式弦式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3/5/11 14:57:33   点击:3758次

      古琴演奏時,須將七根弦散音調成一定的音階,稱為弦式。在古琴音樂中最常用的是正調弦式,一弦至七弦音名是 C-D-F-G-A-c-d,首調唱名是 sol-la-do-re-mi-sol-la。歷史上,以第一弦為黃鐘,第三弦為仲呂(也是音階的宮音),按五聲音階定一弦至七弦音高為「下徵、下羽、宮、商、角、徵、羽」。[8] ,正調弦式又稱「仲呂均」。而在正調弦式上可以「借調」演奏黃鐘宮調的作品(如《秋風詞》等)。 
      為使散音適應不同調的作品,可以在正調弦式基礎上,通過收緊(「緊」)或放鬆(「慢」)一定的弦數,改變宮音位置和弦間關係,成為新調音階弦式。例如,緊五弦使五弦升高半音,得到C-D-F-G-A♯(B♭)-C-D,稱為無射均弦式。 
      還有的情況是為演奏方便起見,而在宮調弦式基礎上的變化,打破了原來弦間純音程關係,通常這些弦式有特別的名稱.
(本文标题:古琴调式弦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