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教学 >> 教学文章 >> 何顺信先生与京胡

何顺信先生与京胡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0/3/25 14:33:15   点击:5140次

     何顺信先生是京剧史上一位杰出而又德高望众的京胡演奏大师,在他与张君秋先生合作的50多年中,创立了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何(派)氏京胡演奏艺术。在与其他名角合作中,也显示出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演奏,无论是姿势手法、演奏技巧还是其独有的演奏套路和风格,皆可谓自成一家。京胡演奏家沈玉才先生说:“何老师拉琴既科学又讲究。”概括了何顺信先生何顺信先生风格特色。 
  我与何先生结识和学习已有30多年了,他是最令我崇拜,也是对我最具影响力的京胡大师之一。在京剧界,无人不知何先生为人忠厚老实,对待后学毫无保留,慨然相授,真心实意地提携,热情周到地无私关怀。他的优秀品质无不令我佩服,铭记于心。 
  我自学习京胡起就如醉如痴地迷恋上何先生的京胡演奏艺术,每当广播电台播放《沙家浜》时我就不失时机趴在收音机跟前聚精会神专注地欣赏,然后就着“热呼气儿”赶紧操琴模仿练习,真的已经“五迷三道”了。考进北京上学后不久,一天我校组织去人民剧场观摩“样板团”折子戏汇演,在后台沈玉才先生将我介绍给何先生,何先生笑容可掬向我频频点头,并将家中地址告我,约我去他家学琴。我是喜出望外,激动得不知所措。难道我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将要实现了吗?沈先生见我像“梦游”似的,忙给我解围:“还不快给何先生鞠躬。”并语重心长地说:“小子记住了,以后跟何老师学琴还要学何老师做人”。当时在场的许多人一起鼓掌,向我祝贺。此情此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我与何先生的确有缘。除了他与沈先生交情深厚外,他还是吴炳璋先生的三师哥,即大师哥王瑞芝、二师哥李德山。他们师兄弟均师从于京胡一代宗师——耿永清先生。而吴炳璋先生正是我入校后的京胡专业老师。更巧合的是,何先生与我岳父(原吉林省京剧团团长、铜锤花脸演员成一德)是多年的至交好友。我如鱼得水就成了何先生家无冬立夏的常客了。 
  何先生是位不善于言表的人,即使聊天也离不开“本行”,而且语轻调低。生活也是很清淡,没什么嗜好,最大的享受,就是吃炸酱面和炖鸭子,怪不得师娘埋怨说:“你们老师这辈子活得才冤呢,除了拉胡琴什么都不会“。 
  何先生不但是演奏大师,在京胡教学方面也有一整套的理论性较强的教程教材,无论是姿势手法、左右手技巧和使用方法,还是演奏效果都有一定之规。他不赞成舞台演出“随意性”的演奏形式,而强调和要求规范、准确和心中有数的演奏方法,主张由过去的“被动”伴奏意识转变为“主动”的超意识演奏。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恰到好外地烘托了人物,使全场气氛上下呼应,相互交融。这是何先生几十年来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体会。何先生不无感慨地说:“规范、准确是一门儿科学,不能随意,今儿这么拉,明儿那么拉,没个准谱。”我所理解的“规范”是指左右手技巧运用得法,而“准确”是指演奏旋律的固定模式。 
  跟何先生学第一出戏是《沙家浜》,听我拉过后何先生非常认真细致地给我纠正姿势手法(俗称“范儿”),一再强调要“用心苦练基本功,用脑子探讨研究技巧”。这两句话已成为我30多年的实践教学的座右铭。我将其简练为四个字“用心、用功”转赠给我的学生。 
  技巧无疑是基本功内涵的表现,也最能体现演奏者功力的深浅程度,所谓“手里好坏”就是依据是否具有扎实而娴熟的基本功来衡量和鉴定的。在此,我愿将自己所学的技巧和体会奉献给广大京胡爱好者,与各位交流共勉。 
  何先生早在设计《沙家浜》演奏技巧和手法时就已有了改革和创新,极大地丰富和美化了旋律,也正因此而影响和改变了现代人的演奏意识及演奏手法,这股“冲击波”至今仍在延续着。因为它打破了过去无规则、无标准定义的旧模式,反而将过去的“弹(音)、打(音)、抹(音)、滑(音)、落(音)(指左手技巧称谓)、推(弓)、拉(弓)、运(弓)、连(弓)、措(弓)、顿(弓)、(大小)抖(弓)(指右手技巧称谓)”加以理论化、科学化及实用化,可以说这是京胡演奏发展中的一大进步,亦是不可磨灭的一大贡献。 
  下面将左右手的技巧使用方法,结合何先生演奏方法,用文字及谱例形式依次加以粗析。(未完待续) 
(本文标题:何顺信先生与京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