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教学 >> 教学文章 >> 二胡演奏中的觉得

二胡演奏中的觉得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3/8/30 14:02:24   点击:2848次

    随着二胡演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专业教学水平的日益提高,学习者在演奏技术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难以逾越的障碍了。学生们感觉最困难的莫过于找不到演奏的感觉,或是呆板,或是平淡,或是在音乐上既没有特点又不感人,时演奏者陷入了一个“知其有病,但不知其根,更不知如何治”的困境之中。
    怎样才能有二胡的演奏感觉呢?二胡的演奏感觉是不能有演奏二胡的感觉,这样才能有二胡的演奏感觉。如果仅有演奏二胡的感觉,是不可能有二胡的演奏感觉的。大家对这段话可能很费解,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两个概念:一、什么是二胡的演奏感觉,二、什么是演奏二胡的感觉。二胡的演奏感觉就是我们所说的乐感,如音准感、线性形象感、气感、类动感等等,在这些感觉中惟独没有演奏二胡的感觉。那什么又是演奏二胡的感觉呢?就是纯粹演奏动作的感觉,就是有人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你回答“是二胡啊”的那种感觉,就是有人问你“在干什么?”你回答“在拉琴啊”的那种感觉,就是有人问你“在想什么?”你回答“在想谱子啊”的那种感觉……归根到底,是那种缺乏形象思维的、非常现实的那种感觉。
    一个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没有边界的,但思维的空间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在你的思维中,如果被演奏二胡的感觉所占领,那么二胡的演奏感觉就会被排挤在外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得许多演奏者找不到感觉。你要是想拥有二胡的演奏感觉,就要设法将演奏二胡的感觉压缩到最低限度,以腾出思维的空间来容纳二胡演奏的感觉。我们可以用类动感来替代现实的动作感,也可以用线性形象来概括乐谱,还可以通过“熟练”这个途径将动作纳入下意识中,等等。演奏者们千万不要把演奏当作演奏,而要把演奏当作“玩儿”,把演奏当作“打太极拳”,把演奏当作“舞蹈”,把演奏当作“摇船”,把演奏当作“说”、当作“喊”、当作“哭”、当作“泣”,这样,二胡的演奏感觉必定会从中而来。《金刚经》是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意思是说:如来佛所讲的佛法,都没有相状可取,也不能用语言来讲说,它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一切圣贤,都是因为对这种非有非无的佛法的认识的不同,才有所差别的。二胡的演奏感觉由何尝不是如此呢?它根本就没有确切的相状可供描述,也无法用语言来完全地表达。它其实并不是演奏感觉,也并不是非演奏感觉。而所有的著名演奏家都是因为对这种非有非无的感觉的认识不同,其演奏的风格、特点才有所差别。
(本文标题:二胡演奏中的觉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