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0/9/20 10:55:28 点击:2609次
中国民族音乐百场巡礼:草原风华——内蒙古漫瀚民族管弦乐团音乐会
演出单位:内蒙古漫瀚民族管弦乐团
指 挥:张列 演 奏:韩三明、齐洁
演 唱:钟俊峰、莫日根、张凤莲 演出剧场:音乐厅
演出时间:2010.11.21
节目介绍
乐团介绍:
内蒙古包头市漫瀚艺术剧院民族管弦乐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个民族管弦乐团。是包头市市政府于2009年5月批准的,隶属于内蒙古包头市漫瀚艺术剧院的独立民族管弦乐团。
乐团前身是成立于早年的漫瀚艺术剧院的民族管弦乐队。几十年来,通过全院音乐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乐团由原来近40人的编制,发展到60多人的民族管弦乐团正式编制。通过七年七届民族音乐会的举办,邀请国内、外指挥家,如彭家鹏、张列、郑朝吉(新加坡)等著名指挥来团指挥,乐团业务素质及技术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自治区,蒙汉人民长期的共同融合与发展,积累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繁多,如:蒙族长短调、漫瀚调、二人台、山曲等,是发展民族音乐珍贵素材。为此,近年来乐团在演奏我国民族音乐经典曲目的同时,已尝试从民族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创作并演出了如《阴山锣鼓》、《打金钱》、《神韵》等一批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征的民族器乐作品,受到观众的普遍赞扬和热烈欢迎。乐团曾携带以中国音乐节目为主的音乐会赴新加坡、法国等国家演出,被国外观众评价为是他们所听到的最具东方情调、豪放、美妙、最令人神往的音乐。
漫瀚艺术剧院民族管弦乐团现有演职人员68 人,主要承担民族音乐会演出及大型漫瀚剧伴奏任务及创作、演奏和教育推广工作。作为具有内蒙古文化标志性的艺术表演团体,民族管弦乐团艺术取向是:既要能精准演奏我国民族音乐经典作品,同时又要致力于本土化音乐作品的创作,通过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和积累,形成民族管弦乐团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标签。
指挥:张列
国家一级指挥。现任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及乐团创作研究室作曲。受聘为中央音乐学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香港演艺学院等团体的艺术指导和客坐指挥。
张列的指挥风格细致清晰,深沉而富有激情,善于准确地把握并具创造力地展现作品的内涵。一位英国评论家称:中国指挥家张列先生不但对中国乐器的格调与性能有很深入的了解,他对音乐的诠释也有独到之处。在现场指挥时,张列不仅是平衡音乐、掌握全场气氛的灵魂人物,他还能让观众随着音乐的默契,进入一个丰富多变、深不可测的感觉世界中……
张列曾先后出访欧洲、亚洲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创作演出了交响舞剧《大风歌》、《长恨歌》,为电影《哑姑》、《酸枣坡》作曲、配乐。其中民族管弦乐《放飞》、《小巴郎幻想曲》,协奏曲《北方情思》,民族吹管与组合打击乐《黄河之水天上来》,二胡协奏曲《兰花花》,打击乐协奏曲《关山随想》和组合打击乐《太阳的儿子》、《西域驼铃》等作品成为香港、新加坡、台湾和大陆许多团体的演出曲目。
演出曲目:
阴山锣鼓
打金钱
笛子协奏《大青山下》
北派笛子传人:韩三明
漫瀚调男声独唱《打渔划划》
西北歌王:钟俊峰
民族管弦乐《飞天》
二人台牌子曲《万年欢》 (原生态曲目)
蒙古族男声独唱《我的根在草原》
草原情歌王子:莫日根
琵琶协奏《草原英雄小姐妹》
全国琵琶专业比赛第一名:齐洁
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
女声独唱《走西口》
《打金枝》
“梅花奖”、“文华奖”双奖获得者: 张凤莲
民族管弦乐《嘎达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