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行业 >> 乐器资讯 >> 李孔元与巫娜古琴音乐会

李孔元与巫娜古琴音乐会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5/10/6 9:41:11   点击:1451次

演出时间:2016年01月17日 19:30
演出地点:安音乐厅交响大厅
     自古以来,古琴便以其高妙典雅的文化格调深得文人雅士欣赏。修养身心、体悟生命,古琴一直是古人提升自我的载道之器,其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东方哲学和美学思想,使这一音色最为朴素的乐器成为中华泱泱五千年文化史上最富盛名的艺术符号之一。 
      巫娜 
      1979年1月14日出生于重庆市。7岁学习古筝,9岁开始学习古琴。199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师从古琴演奏家赵家珍女士。1997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继续深造古琴专业。在读期间,曾获得中央音乐学院“萨默-雷石东奖学金”一等奖。2001年,因各科成绩优秀,保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部,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李祥霆先生,成为古琴演奏专业的第一位研究生。2004年,研究生毕业,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演奏硕士学位。同年,任中央民族歌舞团独奏演员。2008年3月,获美国“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基金会奖学金,赴美国纽约作为期五个月的访问学者,考察以及研究西方当代艺术和音乐状况。
      曾获1992年,“92杭州国际古琴邀请赛”,优秀演奏奖(最高奖)。1994年, “中央音乐学院首届民族器乐观摩赛”,优秀演奏奖(最高奖)。1998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首届“龙音”奖民族器乐观摩赛优秀演奏奖(最高奖)。2002年,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民族器乐独奏赛”古琴青年专业组金奖(第一名)。2009年,“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古琴青年组金奖。
     李孔元 
      国立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中国琴会名誉理事
      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
      自大学时代起,因得到前辈艺术家容天圻先生之熏陶与启迪,长期浸淫于古琴传统学术研究与演奏,逐步形成流畅平易,温柔敦厚的个人演奏风格。简洁内敛、诚挚深沉而充满书卷气息的琴风,以及精准的音乐诠释与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在海峡两岸三地琴人的交流中,获得无数知音热诚的友谊,更得到海内外琴坛同道【炉火纯青、妙造自然】的评价。
      1992年首度随同和真琴社赴杭州、上海、常熟及北京,参与两岸琴坛交流活动。
      1995年赴成都参与【九五中国成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两度荣获大会邀请,参与两场特邀音乐会演出。
      2005年七月八日,应邀于天津及北京,举办个人无伴奏古琴独奏音乐会。
      2008年自教职退休后,赴大陆旅游,期间应沈阳音乐学院朱默涵教授、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与上海音乐学院戴晓莲教授邀请,分别对三校古琴专业学生讲话。并应北京大学古琴社导师贾禹铉博士、中国古琴学会张子盛秘书长、南京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两校古琴社联合邀约,以及上海今虞琴社戴树红社长之邀请,分别发表专题演讲。停留北京期间,应邀为中国文化部古琴信息数据库录音两天,将个人乐意入藏的曲目留下数字档案,为唯一获邀将演奏录音入藏古琴信息数据库的台湾琴人。
      担任教职期间,公余之暇曾于网络以【无愿室主】为名,发表数十篇琴学论述。其中有关【论松沉】等数篇文字,经南京大学古琴社【南雍琴刊】结集,于2009年由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出版,分享琴友。
      目前专职从事古琴演奏与教学,并致力于发扬容天圻先生古琴传承、琴曲古谱的打谱,与海峡两岸三地琴学交流工作。
曲目

梅花三弄
十二世纪前古曲

平沙落雁
十六世纪古曲

渔樵问答
十二世纪古曲

潇湘水云
十二世纪古曲




------中场休息------





高山 • 流水


      知音
      琴海的音波
      断弦
(本文标题:李孔元与巫娜古琴音乐会 标签:)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