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行业 >> 乐器资讯 >> 钧天云和古琴音乐会将于2015-06-07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

钧天云和古琴音乐会将于2015-06-07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5/3/18 10:11:28   点击:1207次

演出时间: 2015.06.07
演出场馆: 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
演出详情
时值芒种,田间收种。除草为耘,培土为耔。
荒芜繁盛,心田万相。身宜修养,心宜耘耔。
黄宗羲云:“不艺植,不耘耔,何以知其种之美耶?”一席知行箴言。
钧天云和乐团携手古琴家乔珊联袂演出,以“耘耔”心意,耕种美善,传递澄明。
演出介绍
1、《归去来辞》  
琴:卓然   箫:小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古琴曲《归去来辞》是后人根据东晋陶渊明同名辞而作。曲调悠扬舒缓,琴声婉转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2、《高山流水》  
琴:王鹏(高山)  杜大鹏(流水)
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列子》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原与《高山》为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音,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唐分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3、《太极》
琴:乔珊    钢琴:张诚杰
古琴和钢琴的双协奏曲,表现了东西方哲学和音乐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大道出,生太极,阴阳分,天地立”。钢琴和乐队进行着各种矛盾的交织、冲突,而古琴依然处变不惊,自守其道,直至琴声相和,阴阳相守,各得其位。清雅的古琴与雄浑的钢琴共吟唱。作品由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关乃忠所创作,是古琴创新作品的典范,曾于2004年收录在乔珊SACD《古琴新韵》。
4、《广陵散》
琴•乔珊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纷披灿烂,戈矛纵横”。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乔珊老师作为管平湖先生的再传弟子,无论是从风格还是曲谱,都再现管派传承之风采。此传统版本的演奏是目前多数古琴音乐会之中并不常见的“全本”,它将会为广大古琴爱好者对传统曲目的尊崇留有况味。
5、《潇湘水云》  
琴:卓然
为南宋浙派琴家郭沔(字楚望)创作。时元兵南下,朝廷偏安江南,郭沔移居湖南衡山,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欲望九嶷,为潇湘水云所蔽”,其感慨山河残缺、时势飘零,遂作《潇湘水云》以寄托其对现实黑暗与贤不逢时的义愤和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曲谱初见于《神奇秘谱》,共十段。《大还阁琴谱》发展为十二段;《五知斋琴谱》扩展为十八段;后经历代琴家发展为十八段加一尾声,现代演奏版多为吴景略先生依据《五知斋琴谱》打谱的版本。琴曲以散音按音应合与荡吟等手法表现了云水掩映、烟波浩渺的艺术境界。现存谱多达五十余种,被历代琴家公认为优秀的琴曲之一。
6、《越人歌》  
琴•歌:  金鹏
《越人歌》为电影《夜宴》的主题歌,由著名作曲家谭盾作曲,现从新配器后,音乐苍凉凄婉,极具艺术感染力。《越人歌》相传是中国第一首译诗。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女爱慕他,用越语唱了一首歌,鄂君请人用楚语译出,就是这一首美丽的情诗。有人说鄂君在听懂了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后,就微笑着把她带回去了。
7、《无象-即兴》
琴:杜大鹏  大提琴:宋昭
古琴乐音清灵逸远、风骨洒脱;大提琴低沉优雅、苍凉浑厚,其独特的音色更适合表达内在深沉的情感力量。古琴与大提琴的即兴合作,将东方音乐灵动的艺术美感与西方音乐史诗般的辽阔气场有机融合, 是一场东西方艺术的交响和音乐灵魂的交织。
8、《阳关三叠》
琴:王鹏  歌:金鹏  吉他:杜大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脍炙人口的唐代诗篇《渭城曲》是著名诗人王维的名作。在唐代,绝句与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音乐使许多优秀的诗句得以广泛流传。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创作后即被谱入乐府,因末句重叠歌唱三次,故又称《阳关三叠》。这首琴歌流传之久远、流传之广泛,足以居唐代诗歌之冠。后人更是以“阳关”为题表达别离之意,以此曲作为“送别”与“友谊”之代称了。
*具体信息以现场演出为准
艺术家简介
王  鹏
“钧天坊”创始人,“钧天云和”创始人,当代斫琴与演奏兼善的古琴艺术家,美学空间设计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统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中国乐器制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副秘书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所用古琴“师旷式-太古遗音”即出自王鹏之手。其古琴造型优美,古朴、厚重、空灵、清亮等音色兼备,抚之令人不忍释弦。王鹏工于斫琴并精于古琴演奏,其音乐作品气息雄浑古朴、手法严谨细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王鹏及其“钧天云和”乐团开“场景式古琴音乐会”之先河,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空间及多元化的视听体验。
杜大鹏
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兼擅钢琴、吉他、小提琴等多种乐器,古典吉他演奏曾多次在国内获奖。近年来主要从事古琴教育及文化推广工作。多次参加海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及应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及荷兰、丹麦诸国孔子学院等中外院校演出交流。其古琴音乐作品,气韵刚健古朴,旋律清新典雅,手法潇洒灵动,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2013年荣获第二届美国“华音杯”中国音乐国际大赛古琴金奖。
金  鹏
“钧天云和”琴歌演唱家,中国琴会会员。多年从事流行音乐的演唱与教学工作,擅长演唱流行歌曲及琴歌等。其演唱声情并茂、成熟稳健。曾获2007年香港国际青年艺术节及2010年亚洲国际青年艺术节优秀导师奖。
宋  昭
自由艺术者,先锋大提琴艺术家,独立艺术策划人,实验作曲家。作为宋朝策划ARTstudio、CANON卡农系列音乐品牌的创始人,长年从事独立多元艺术策划、大提琴职业演奏、实验音乐、即兴音乐、艺术视觉设计、合作艺术探索,同时他也是“无声社”长期艺术推广专案的宣导者、DNAtrio基因三重奏联合创始人,“北方”当代蒙古音乐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国际首席爱乐乐团”特邀大提琴独奏家,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客座教授。
卓  然
当代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毕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员,钧天琴社教师,启蒙老师渖阳音乐学院教授顾泽长,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2009年获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银奖,首届全国古琴大赛第一,首届全国古琴网路大赛全组别第一名;2012年荣获第二届美国“华音杯”中国音乐国际大赛古琴金奖;被《时代周报》称为“古琴界的李云迪”。其演奏风格雄浑激越,手法纯熟精准,意境深邃独到。
小 冈
中国琴会会员,钧天琴社教师,民族音乐教育推广者,青年笛箫演奏家,曾出演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华夏之根》百余场,并任声部首席;参与录制由著名管乐演奏家梁福德出版的《中国北方系列吹打乐》、《中国民歌联奏》等专辑;曾赴德、法、意、奥、韩、泰等国进行艺术交流演出;近年随钧天云和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杭州、温州等大剧院演出多场。
特邀嘉宾
乔  珊  
著名古琴演奏家、琴歌艺术家、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古琴学会会长。1985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从于古琴大师管平湖的嫡传弟子王迪。乔珊的古琴演奏深得管派古琴精髓,既雄健潇洒,又不失宛转含蓄,充分继承了管派古琴演奏苍劲古朴、刚柔相济、吟猱得法、神韵隽永的特点,代表曲目《离骚》、《流水》、《广陵散》等。二十余年来,乔珊一直致力于在海内外推广古琴艺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陆续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湾高雄国乐团、澳门中乐团、天津民族乐团等合作演出。曾出访二十多个国家,成功地举办多场古琴独奏、协奏音乐会。
张诚杰
旅德青年指挥。第49届法国贝藏松国际指挥大赛亚洲选区获胜者之一,2005美国百人会“指挥人才培养计划”奖学金获得者之一,2009德国Richard Wagner音乐节奖学金获得者之一,莱比锡学院优秀艺术家奖及第二届MDR中德广播指挥比赛奖获得者之一。莱比锡Richard Wagner协会荣誉艺术家,2007-2011 Oper Leipzig特聘指挥助理,现任上海歌剧院驻团指挥。
钧天云和
钧天云和,中国当代以古琴文化为核心的专业乐团,2010年由斫琴与演奏兼善的古琴艺术家王鹏创办,由一群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致力于推广古琴艺术及生活美学、实践文化修行的多领域艺术家组成。《吕氏春秋•有始》记载:“中央曰钧天。”古代神话传说中“钧天”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天的中央;古以“钧天广乐”来指天上的音乐。“云和”指古代出产琴瑟良材之山,后引申为乐府机构。钧天云和,携手具有共同理念与追求的艺术家,以视听艺术为载体,呈现蕴含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文人生活美学。演出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力求彰显古琴的美感、力量与灵动,以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知音。历经数千年的古琴魅力,将在传承与创新中永恒延续。
(本文标题:钧天云和古琴音乐会将于2015-06-07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 标签:)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