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大师送艺术进社区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4/10/25 9:18:28 点击:1527次
【类别】讲座
【城市】上海市
【名称】“我们的中国梦”梧桐树下的美好生活——秋季高雅艺术赏析名家大讲堂
【时间】2014年10月24日(周五)14:00
【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湖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五楼小剧场
【人物】孙文妍、陆春龄、周皓、祁瑶、何芊倩
主讲名家:
孙文妍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特邀嘉宾:
陆春龄 (江南丝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周 皓 (江南丝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祁 瑶 (孙文妍教授学生、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何芊倩 (祁瑶教授学生、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我是非遗小传人”比赛金奖获得者)
【主讲内容】
1、江南丝竹与古箏的起源与发展
2、江南丝竹与古箏的演绎与赏析
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非遗传人孙文妍教授主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陆春龄先生,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皓先生,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古筝演奏家祁瑶教授,携手学生、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我是非遗小传人”金奖获得者何芊倩与市民朋友共同分享传统艺术的魅力。届时观众将会欣赏到经典丝竹的精彩片断,清新流畅的曲调,如梦江南的秀丽景色和江南人的含蓄性格。“这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江南丝竹,听了你们的演奏让我又回到了童年时代。”著名琵琶演奏家、作曲家刘德海先生曾滿怀深情地说道。
在2013年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上,一支常年活跃在基层的社会民间社团,为上海这座海派城市摘得了唯一枚金奖,她就是湖南社区江南丝竹国乐艺术团。“要带着田野上最朴实的气息,也要坚持古曲的高雅格调,这才是江南丝竹音乐创新的方向。”评委刘德海先生再次铿锵有力地说道。2006年江南丝竹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这一中国文化瑰宝,“老树发新花”,各抒真知灼见。
从民间中来,回民间中去,2014年,该团的江南丝竹经典曲目(梵王宫)与民乐五重奏(月儿高)先后问鼎市民演奏大赛百强团队的称号。“比赛只不过是形式,是促进,是交流,重要的是如何在传統与现代之间摆正创新的方向。”孙文妍教授说道“现在城市的孩子缺少了解传统艺术的途径”,我们打破院墙,将艺术课堂送进社区,建立了江南丝竹教学基地与国乐团队,民间社团自觉承担起保护与传承重责。”
2014年10月24日,秋季高雅艺术名家大讲堂,就是一台保护与传承祖国传统优秀文化,让市民梦想成真,受众市民的优秀典范。二位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二位身先士卒的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不图功利,走进社区,来到市民中间与民乐爱好者分享艺术成果。
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创新灵感的梦想就在前方。我们可以尝试西洋乐器的搭配,适应现代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但不论如何改变,高雅和优美主流文化的精神坚决不能变。江南丝竹音乐从诞生起,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与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江南本土文化与受众群体发生变化,坚守传统变成了最勇于吸纳与传承。由于市民乐趣更在乎快节奏生活,天才筝童何芊倩深受导师的影响,把古筝当作朋友、玩伴,演奏、学习成了她生活中最快乐事。 名师简介:
孙文妍(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孙文妍,女,生于1940年10月23日,上海人。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古筝专业,1959年附中毕业后被保送进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学习古筝专业,1965年毕业留本院担任古筝专业教师,2003年10月退休。现任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兼职苏州科技大学教授、上海国乐研究会会长、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传承人。
在50年的专业与业余教学中,培养了千余名专业与业余的古筝人才,曾荣获1989年人民音乐主办的ART杯国际器乐比赛与文化部教育司主办的95全国青少年东方杯比赛的“园丁奖”及多次荣获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奖项。1972年与吴之珉、郭敏清等组合民乐四重奏组,后在胡登跳的合作和参与下改为丝弦五重奏,在国内外演出近百场,这一演奏形式至今被保留在上海音乐学院的重奏课程上。
1980年起先后赴日本、南斯拉夫、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和香港地区举行音乐会,并多次受邀赴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进行古筝教学与学术讲座。曾担任新加坡青少年华乐比赛、香港音统处青少年器乐比赛的评委与主持香港音统处大师班的教学工作。1986年起配合叶栋教授对唐代筝曲曲谱《仁智要录》的解译工作,先后共试奏了60余首唐代筝曲的曲谱。在1987年赴新加坡的古筝独奏音乐会上首演了唐大曲《春莺啭》等唐代筝曲,部分曲谱的演奏被唐声诗曲专辑《春莺啭》的录音带中收录出版。1992年率上海音乐学院古筝团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进行演出。三十年来在国内各地和新加坡、台湾、香港数十次进行讲座并获得好评。主编出版了《少年儿童古筝教程》、《幼儿古筝教程》。还与何宝泉教授在国内外出版了《中国古筝教程》、《中国古筝基础教程》及《名家指导》等十余册书籍以及参与了12张影碟的古筝教学系列《中国古筝教程》,该教程荣获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第二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三等奖。自1987年起与何宝泉教授在国内外出版了《古筝名家名曲》、《何宝泉、孙文妍的(日语)古筝》等古筝独奏专辑的音带、CD、录像带共十余盒(片)。主持与参加已故的民族音乐家孙裕德先生创建的上海国乐研究会,为国内外音像出版公司录制的三盒录音带与CD《江南丝竹》专辑。1986年在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上发表了《介绍浙江筝艺流派奠基人王巽之先生—兼论浙江筝艺技法的形成与发展》的文章后,又先后在《东方古筝研究会会刊》、《人民音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周报》、《中国民乐》、《乐器》及《中国近代音乐家传》中撰写了《唐代筝曲的演奏初探》、《后起之秀的浙江筝艺流派》、《执着追求、刻意创新—浙江古筝家王巽之》、《为丝竹事业鞠躬尽瘁—民族音乐家孙裕德》、《淳风》、《关于发展中国民族管弦的若干建议》、《民族器乐制作中的声响学问题》等二十余篇文章。1997年个人传略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特邀嘉宾简介:
陆春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
陆春龄,江南丝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魔笛”,上海人,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他演奏的作品,音色淳厚圆润纯净甜美,表演细腻,气息控制功力尤深。并能自如地运用颤音 震音 历音 打音等润饰曲调。创作笛子曲目有《今昔》、《喜报》、《江南春》、《工地一课》、《练兵场上》等,整理的笛子曲有《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等,都已成为笛子的保留曲目。不论在笛子演奏的领城或是在整个中国乐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过半世纪的笛子教授生涯及艺术实践形成其独特的流派典范。其演奏在气口之精微、指法之奥妙、音色之浓郁,普为国内外乐坛及知音所尊崇,尤其在江南丝竹上,广蓄并纳,独树一帜的体系堪称笛界的一代宗师。
周 皓
周 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
周皓,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会胡琴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著名江南丝竹二胡演奏家。自幼随父亲(江南丝竹前辈名家)周俊卿先生学习江南丝竹音乐和古典音乐。其二胡演奏音色优美,韵味醇厚,集众丝竹名家之长,融会贯通,而又具心意,自成一家。五十年代起历任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民乐队二胡首席级独奏演员。曾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及上海民族乐团学院二胡教师。1987年率上海民族乐团参加“海内外江南丝竹第一届比赛”获一等奖。他曾随上海诸艺术团体出访欧、亚、非二十多个国家演出。他与陆春玲、周慧、马圣龙合作录制的江南丝竹激光唱片和录音带享誉海内外。现被中央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
祁 瑶
祁 瑶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祁瑶系孙文妍教授学生,古筝演奏家与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会员、民进上海市委中青年联谊会会员,现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筝演奏专业。
祁瑶199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筝专业,2009年获得作曲专业硕士学位。在全国重要音乐赛事中多获大奖,其中古筝演奏比赛奖项有:89年"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古筝专业组第2名(中央电视台主办),95年"东方"杯全国古筝演奏比赛青年专业组第2名(文化部主办)等;创作比赛奖项有:在2003年(第一届)、2006年(第二届)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主办的"刘天华"杯中国民族室内乐创作比赛两度获第2名;2005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金钟奖-筝创作作品比赛、2010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音乐作品比赛中优秀作品奖等;任教以来学生多次在全国重要比赛中获得好成绩,2012年被文化部授予"园丁奖",2013年策划主办了首届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周,曾担任cctv、金钟奖、中日韩等古筝比赛评委等。
何芊倩
何芊倩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我是非遗小传人”比赛金奖获得者)
何芊倩,三岁半即开始学筝,目前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读五年级,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祁瑶。年仅11岁的何芊倩已经斩获多项大奖,是学校的小名人,曾获2009年“首届全国琴童民乐展演暨国际交流选拔赛”上海赛区古筝比赛幼儿B组金奖、2011年“中国古筝艺术周”古筝展演活动上海赛区少儿A组金奖、2012年“首届中日韩国际古筝大赛”非专业少年一组一等奖第一名等骄人成绩。
特别告示:
(1)“我们的中国梦”梧桐树下的美好生活-秋季高雅艺术赏析名家大讲堂实行免费预约、持票入场的游客参与方式,未提前预约确认并获得入场券的游客谢绝入场。
(2)持票游客对号入座,座位保留至13:30,活动开始后谢绝中途入场。
(3)预约热线:02164336261
“我们的中国梦”,10月24日,让我们走进名家大讲堂,亲近大师,与主讲嘉宾台上台下互动,兴许您的提问与交流,或稚嫩、或激越、或课邃的问题,会引出大师讲座以外的妙语与精彩,让您、让大家都深受启发受益终身。
(本文标题:民乐大师送艺术进社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