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音乐之门”春江花月夜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经典赏析音乐会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4/7/19 9:59:37 点击:1341次
演出时间: 2014年7月16日 周三 19:30
演出地点:北京音乐厅
林月冉冉女子演奏家组合
林月冉冉女子演奏家组合成立于1999年,是迄今为止活跃在音乐界学历最高的演奏组合——硕士组合。其成员来自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毕业生,现在都已成为演出团体及专业音乐院校的业务骨干。包括林感(二胡)、史玥(扬琴)、栾越(琵琶)、范冉(古筝)。四人中全部获得了表演专业最高学历——硕士学位,一人为国家一级演员。
组合成立之初,由著名音乐理论家田青先生择取每人名字中的一个字,题书命名“林月冉冉”,寓意中国民族音乐的一颗新星冉冉升起。组合的创立发展得到了国内外音乐家的大力支持,姚恒璐、杨春林、Kaoru Wada(日)、周娟、穆祥来、赵东升等作曲家都先后为该组合量身创作乐曲。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前任会长朴东生特地在十年出版的著作中《民乐纪事60年》提到组合并大加赞赏,并亲笔题书“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磨砺十年、成果喜人——致可敬的新一代民乐人”。
林月冉冉女子演奏家组合立足于继承传统,同时又大胆创新,勇于进取,形成了宜古宜今、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鲜明特色。四位青年演奏家技术功底扎实、表演细腻感人,对乐曲的内涵有着近乎完美的诠释和独到的艺术见解。她们的演奏真挚、淳朴、充满激情,将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与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为传统观念和古老的艺术,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她们青春靓丽,在年轻人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并始终以“新雅乐”为组合发展目标,在音乐风格上体现高品位、高素质、多元化、时尚化的特点。
近年来她们多次受文化部、文联、外交部委派,作为文化使者出访美国、挪威、澳洲、芬兰、瑞典、丹麦、拉托维亚、爱沙尼亚、日本等国演出。至今已在国内外举办了了一百多场专场音乐会及专业讲座,所到之处获得了广泛赞誉和热烈欢迎!
合奏《春翼翱翔》 杨春林 编曲
由我国青年作曲家、指挥家杨春林先生,特地为组合编配的乐曲。这首乐曲由四首带有“春”字的乐曲连缀而成,表现了四种不同的地方风格,其中有:古筝的《雪山春晓》,是西藏的雪域风情;二胡的《江南春色》,描绘了江南一带美景如画;琵琶的《春雨》,体现了春雨润物,万物复苏的蓬勃景象和扬琴的《春到沂河》,是齐鲁风格的写意。
古筝独奏《井冈山上太阳红》 赵曼琴 编曲
赵曼琴先生于1975年根据同名歌曲改编,创编了古筝上特有的快速指序弹奏技法,开创了指序弹奏时代的先河。
扬琴独奏《映山红》 傅庚辰 曲 桂习礼 改编
映山红又名杜鹃花,是一种鲜艳瑰丽的山花,极具生命力。这首乐曲由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改编的同名扬琴曲《映山红》,带您回到那遥远的岁月里。
合奏《红楼梦主题随想曲》 杨春林 编曲
由我国青年作曲家、指挥家杨春林先生择取红楼梦主题曲的其中几首连缀而成。用四重奏的形式再现了名著《红楼梦》中的场景。
——中场休息——
琵琶、古筝二重奏《春江花月夜》 邱大成 改编
源自琵琶古曲《夕阳箫鼓》。20世纪上海“大同乐社”柳尧章等人将此曲改编成丝竹乐合奏,取名《春江花月夜》。乐曲通过委婉的曲调、多变的节奏、巧妙的配器,描绘了夕阳西下、江上归舟的自然美景。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华彦钧 曲
二胡名曲,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代表作。乐曲旋律哀婉动听,具有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
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古曲
著名的传统琵琶武曲,取材于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垓下大战的历史事件。乐曲通过“扫拂”、“夹扫”、“绞弦”、“煞弦”等高难度技巧,生动地再现了战鼓齐鸣、金戈铁马的决战场景。
合奏《梁祝》 杨春林 编曲
乐曲取材于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原为小提琴版本,后经杨春林先生改编为民乐四重奏版本。
(音乐会演出曲目最终以现场演出为准)
(本文标题:“打开音乐之门”春江花月夜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经典赏析音乐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