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中器研究院 >> 乐器行业 >> 乐器资讯 >> 2014年老锣古筝作品音乐会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

2014年老锣古筝作品音乐会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4/7/4 9:45:07   点击:1388次

    老锣古筝作品音乐会于2014年6月29日晚七点半,在武汉音乐学院黄钟音乐厅隆重举行。
  音乐会共有八首老锣创作的乐曲,分别是《黑马》、《野山羊》、《云逝》、《三月三》、《染云》、《川流不息》、《逆水行船》、《洞天》,由户献文、邓倩、魏珊等演奏。
  音乐会以乐曲《黑马》开始,这是整场音乐会中唯一的一首古筝独奏作品,双手轮指时分时合,并运用“三”或者“五”的节奏型打破轮指中“四”的规律性。乐曲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一气呵成,是一首高难度的独奏曲。演奏者以其精湛的演奏表现出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松的豪放场面。
    第四首乐曲是《三月三》。曲名“三月三”是传统文化中的“生轩辕”,是纪念轩辕黄帝的节日。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三位演奏者完美配合,奏出轻松、欢快之感,且不失古朴的主旋律线条在快速中低音铺垫下贯穿,充分体现出在中国文化传统节日里好一派的热闹景象。
    第六首作品是《川流不息》。这首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三个声部的调式,其中两台筝是F调,另一台筝是C调。如此,解决了古筝转调的困扰,丰富了乐曲的色彩。“川”为河流,也如三人。河流的汇集启发三位演奏者在合作中互相启发、互相包容。音乐就是这么神奇,它有一种无形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陷入那神奇的世界,川流不息。
    最后一首作品《洞天》是最能体现出老锣先生的创作理念。任何一种音乐他所要给予我们仅仅只有两个字——回归。回归到最真实、最诚挚的状态。乐曲第一、二声部用小指奏出纯净的音色,与三声部少量的用义甲奏出的旋律相融合,实乃繁华尘世,别有洞天。
    德国作曲家老锣Robert Zollitsch,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新艺术音乐制作。他保持原有的沉静,也摇摆出热情的律动。他追求中国音乐文化的气与韵,强调无论在创作和演奏中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魂”。中国文化有精髓,中国音乐有特色,古筝更是有其植根于中国民族乐器文化的灵魂。老锣筝乐作品轻松自然的音乐方向回归了音乐捕捉和表现心灵律动的本质,填补了古筝音乐在当下的空缺,为古筝这件传统的中国器乐带来一股新的生命力和可能性。
(本文标题:2014年老锣古筝作品音乐会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 标签:)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