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父子古琴音乐会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3/11/25 10:33:18 点击:1356次
演出时间: 2014-04-26 演出场馆:东方艺术中心
演出详情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蜀派古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流派风格日趋融合的当代,依然保有其鲜明的雄浑、大气的地域特色。
演员介绍:
曾成伟
四川成都市人。古琴演奏家、制作家。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音乐学院古琴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十五岁师从外祖父、蜀派著名琴家喻绍泽研习古琴,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蜀派琴家。
其琴风稳健豪放、实而不华,音色淳朴清丽,下指稳重而干净利落,无一丝俗气。既有文人凝重典雅、不事小巧的气韵,又兼音乐家技法精准、演绎严谨的功力。曾成伟除演奏卓然成家外,所研制的古琴达到一流水平,“雄、宏、松、透”俱佳。
曾河
85后,自幼随父——蜀派琴家曾成伟习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现为硕士研究生在读。多次在成都、上海、杭州、天津等地举办专场音乐会。发表论文《喻绍泽琴学考略》,并任《蜀中琴人口述史》(2013·三联书店)第一副主编。
节目单
1、《秋水》《天闻阁琴谱》 喻绍泽传谱
蜀派名曲。琴音中正醇和,高旷空澈 ,劲气饱满,余韵激响,空静醇澈,仿佛道心。表现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飘逸虚渺的音韵给人以洒脱逍遥之感。
2、《流水》《天闻阁琴谱》 喻绍泽传谱
蜀派名曲,始见于《列子•汤问》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清代蜀派古琴宗师张孔山加以增改后,世皆传习,故又称‘张孔山流水”。乐曲始为潺潺滴水响彻空山,转而为幽泉出山风发水涌,继而为茫茫滔滔烟波浩森,最后汇人汪洋浩瀚深邃。
3、《孤馆遇神》《西麓堂琴统》 喻绍泽打谱
载于《西麓堂琴统》,相传为嵇康所作。嵇康静夜操缦,狂风雷电之后,有冤魂显现,向嵇康诉说遭遇。 曲风飘忽灵异,颇有山岳相隔,世事两茫茫之感。
4、《大胡笳》《神奇秘谱》 陈长林打谱
选自《神奇秘谱》,琴曲讲述文姬归汉之故事。汉末天下大乱,文姬为胡骑所掠,人蕃为后,生二子,为王所重。后曹操遣使赎文姬归汉,而二子留胡中。乐曲运用了极富少数民族风格的音调和节奏来表现文姬归乡的喜悦和骨肉分离的痛苦交织的矛盾心情。
5、《孔子读易》《天闻阁琴谱》 曾成伟打谱
孔子夜读《易经》,曲意苍茫深沉,以快速的双撞指法及长滑音传神地捕捉哲人于秋夜读易时抑扬顿挫、摇首吟哦的形态,琴音悠扬婉转,余韵回响不绝。
6、《楼兰散》金湘 曲
乐曲以古时楼兰古国(现今新疆罗布泊地区)之风貌、音调为背景,取其一二随意散成:古风朴朴,琴声铮铮,人去楼空,沙寂心沉••••••
7、《广陵散》《神奇秘谱》 管平湖打谱
又名《广陵止息》,取自战国时聂政刺韩王之典,结构宏大,旋律激昂,情绪悲愤,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表现了仁人志士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
8、《醉渔唱晚》《天闻阁琴谱》 喻绍泽传谱
明代《西麓堂琴统》中载此曲,题解为唐代皮日休与陆龟蒙作。描绘了渔人泛舟江上,摇橹荡桨,陶醉于山水之间的情态。通过切分节奏音型的重复,以散音、按音交替运用产生的音色明暗对比,将渔夫“步履踉跄”和“人影婆娑”的醉态表现得维妙维肖。
(本文标题:曾氏父子古琴音乐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