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同宏基之夜庆祝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毕业30周年音乐会
北京中器研究院 2013/8/5 10:10:01 点击:1887次
演出时间: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19:30
30年前中央音乐学院首届歌剧系毕业生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首届歌剧系系主任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蒋英教授。教研室主任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加上我国著名旅美声乐教育家李维渤教授和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王福增教授,这四位歌剧系的教授被誉为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四大杰出教授。正是他们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享誉国内外!
1983年毕业的本科班及大专班学生从毕业的时候起就成为了我国音乐事业的领军之才。从那时起他们的歌声就响彻国内外音乐和歌剧舞台!三十年后的今天,大家从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相聚当年毕业的城市北京,用歌声感谢祖国、感谢母校、感谢老师,庆祝走过的辉煌音乐艺术人生!这场音乐会被当年全系年龄最小的学生,目前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舞蹈部主任的郎昆同学命名为《岁月如歌》音乐会。
三十年来,当年歌剧系的毕业生们,活跃在歌剧、音乐和文化事业的国内外舞台上,都做出了积极和重要地贡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在世界各种国际歌剧、声乐大奖赛中摘金夺银屡屡获奖;并且活跃在国内外的歌剧舞台上;有的同学还担当了音乐文化方面的重要领军人物,为国家和世界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人们广泛称赞。
今天,大家30年后第一次欢聚一堂,用歌声抒发出对祖国的感恩、对母校感叹、对当年教授老师们的感谢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他们将把这些感受汇成一个《岁月如歌》的晚会献给热爱音乐的观众们。
当年歌剧系的学生女高音有陈素娥、陈小琴、迪里拜尔、殷秀梅、郑盛丽、王冼平、邓桂萍、吴晓露、姜咏、程桂鲜、孙颖、贺敏、李青、姚建平、余淑萍。女中音有梁宁、张乔乔。男高音有程志、张积民、陈宜鑫、李宏深、王宪生、张述洲、张希全、赵燕海。男中音有付海静、何孝庆、章亚伦、孙禹、刘东、刘克清。男低音有郎昆、刘乐。(欢迎个别还没有联系上的同学和主办单位联系报名参加)
《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是由意大利剧作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创作之歌剧,也是普契尼创作的一部伟大的抒情悲剧。该剧由雷基·伊利卡及乔赛普·贾科萨撰写剧本,并根据隆恩的故事及伯勒斯科的戏剧作为蓝本。歌剧脚本由伊利卡和贾科萨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同名小说和贝拉斯的同名话剧编成。该剧以日本为背景,叙述女主人公乔乔桑与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结婚后空守闺房,等来的却是背弃,乔乔桑以自杀了结尘缘。《啊,明朗的一天》是这部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曲子。此剧于1904年2月17日在米兰拉·斯卡拉剧院首次演出。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法国作家博马舍於1775年所写的剧本,原名《Le Barbier de Séville》。以此剧本为基础所制作的歌剧,最著名的为罗西尼作曲,史特比尼作词的二幕歌剧《Il Barbiere di Siviglia》。同样以上述剧本为基础所制作的歌剧还有派赛罗作曲,Nicholas Isouard作词的版本。虽然派赛罗的版本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不过最终罗西尼的版本通过时间的考验而流传下来,并且自它在1816年於罗马首演後就一再地被演出。《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故事延续自博马舍的剧本《费加罗的婚礼》,而莫扎特于1786年作曲的同名歌剧即是基于此而写的。
《蝙蝠》(德语:»Die Fledermaus« )为小约翰·斯特劳斯所谱曲的轻歌剧。其德文脚本由卡尔·哈夫纳(Carl Haffner)与理查德·坚尼(Richard Genée)所作。
《茶花女》(La traviata)是由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三幕歌剧。意大利文剧本由皮亚威(Francesco Maria Piave)编写,改编自小仲马于1848年出版的小说《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La dame aux Camélias)。歌剧于1853年3月6日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Teatro la Fenice)首演。作品名称“La traviata”解作“迷途妇人”,或“失落的人”。故事的原著小说,亦被改拍成电影《茶花女》(Camille)(1936)。《情陷红磨坊》(Moulin Rouge!)(2001)亦是以茶花女作蓝本改编。
《费加罗的婚礼》是宫廷诗人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喜剧作家皮埃尔·奥古斯丁·卡龙·博马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博马舍共写过三部以西班牙为背景的喜剧,剧中的人物都相同。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创作于1732-1739年。《费加罗的婚礼》(又名《狂欢的一天》)于1778年首演。作品把伯爵放在人民的对立面,暴露了贵族的腐朽堕落,同时也反映出强烈的反封建的色彩,富有时代气息,风格明快幽默,情节曲折生动,以嬉笑怒骂的语言,突出强烈的喜剧效果,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而在这三部剧作中,前两部被谱成了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并于1785年12月到1786年4月间创作。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Turandot(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该剧本最著名的改编版本是由普契尼(Giacomo Puccini)于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剧。普契尼在世时未能完成全剧的创作。在普契尼去世后,弗兰科·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根据普契尼的草稿将全剧完成。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首演,由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担任指挥。
《托斯卡》是意大利伟大的作曲家普契尼根据法国剧作家萨尔杜的同名戏剧改编创作而成的一部三幕歌剧,歌剧讲述了1800年发生在罗马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故事。《托斯卡》是一部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演出次数最多,也是目前最受人们欢迎的一部歌剧。今天,它已成为众多歌剧院中的保留剧目。歌剧《托斯卡》于1900年在罗马首演。
(本文标题:天同宏基之夜庆祝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毕业30周年音乐会 标签:)